慢性胰腺炎中医辨证论治和中医验方

慢性胰腺炎-疾病概况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或酒精中毒等因素导致的胰腺实质进行性损害和纤维化,常伴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营养不良、腹泻或脂肪泻,后期可出现腹部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中医认为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蕴结为主的实热或湿热淤结。主要是由于饮食或情绪原因使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肝失条达、疏泄不利、脾失健运、升降失和,从而导致湿热淤结于中焦(《内经》中把人体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对应的脏腑分别是心肺、脾胃、肝肾,中焦即脾胃。-编者)。中焦气机不畅,继而气滞血淤、生湿蕴热、邪热壅塞,属"腹痛"、"胁痛"、"胃脘痛"、"症瘕"等病证范畴。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是以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和治疗并发症为重点,强调以个体化治疗为原则的综合治疗。慢性胰腺炎初期多以标实证兼有为主,表现为湿热蕴结于中焦,或兼有饮食积滞,肝郁气滞或腑气不通。此时应以通六腑为主,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慢性胰腺炎-中医验方

  1. 药物组成:

    大黄20g 厚朴10g 柴胡10g 黄芩10g 延胡索10g 枳壳18g 砂仁6g 白蔻仁6g 沉香6g 蒲公英30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2周连服。

    适应病症:

    慢性胰腺炎。症见左上腹持续性胀痛、纳差、恶心、欲吐。

    方解:

    该病临床上极为少见。本方根据“腑以通为用,痛则不通”,“通腑泻滞”的原则治之恰当。方中重用大黄泻下通滞祛积;厚朴、枳壳、沉香、柴胡行气导滞;白蔻仁、砂仁芳香化油、行气健中;蒲公英清热解毒;延胡理气止痛。全方具有泻浊通滞、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湿热内阻、腑气不通者。

    资料来源:

    谢光健.安徽中医杂志,1996,8(2):61

  2. 药物组成:

    红藤60g 蒲公英30g 川朴9g 生大黄9g(后下) 胡黄连9g 半夏9g 枳壳9g 薏米仁12g 茵陈15g 虎杖15g 生甘草3g

    制剂用法:

    水煎服,1日1剂,分2~3次服。

    适应病症:

    慢性酒精性胰腺炎。

    方解:

    本方适用肝胆失于疏泄、湿热蕴阻者。方中重用红藤活血化瘀,兼以清热;蒲公英、茵陈、虎杖、黄连清解热毒,兼以燥湿;半夏降逆止呕和胃;米仁渗利水湿;川朴、枳壳行气导滞;大黄泻下湿热、通导积滞。全方合用有行气活血、清热利湿、泻下积滞的功效。

    资料来源:

    严冬顺.临床消化系杂志,1997,9(2):61

评论信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9 + 7 = ?